中信金(2891)旗下台灣人壽為了提供保戶更快速地繳費方式,
,領先同業與全國繳費網合作,
,推出全新「e-Bill立即繳」服務功能,
,讓保戶免出門即可透過網路或手機,
,只要花費60秒,
,在台灣人壽官方網站就可以輕鬆完成繳交保費。台灣人壽總經理林欽淼表示,
,即日起,
,保戶只要上台灣人壽官方網站,即可使用「e-Bill立即繳」的「非約定活期帳戶」繳費、「晶片金融卡」(網路ATM)繳費,只要60秒就可輕鬆完成線上繳費作業;同時,使用線上投保功能,除信用卡外,亦能選擇使用「e-Bill立即繳」完成投保。至於保險續期及續保保費繳納同樣可線上完成,保戶可登入台灣人壽官網「保戶天地」註冊成功,即可使用「非約定活期帳戶」、「線上信用卡」、「晶片金融卡」繳費及「信用卡效期變更」等功能,同時還可查詢個人繳費紀錄。除了網路「e-Bill立即繳」服務外,台灣人壽同時也提供多元繳費方式,包括全國7-ELEVEN約5,000台的ibon機台、ATM都設有繳費專區、郵政劃撥、ATM轉帳、銀行帳戶自動扣款及信用卡等繳費方式,以滿足客戶多樣化及便利性的需求。(時報資訊),
警方對受傷高姓男子的染血隨身衣物採證鑑識。(胡欣男攝)
有竹聯幫雷堂背景的男子高志遠,
,積欠竹聯幫弘仁會林姓男子20萬元職棒簽賭債,
,昨晚相約在台北市林森北路399巷的公園談判,
,高雙手一攤表示沒錢還,
,林欲追討,
,高竟拿出預藏的折疊刀往林左胸砍殺,
,再朝他丟擲信號彈。林的友人見狀拿刀助陣,
,朝高志遠肚子猛砍。一陣混亂後,林負傷與友人逃逸,高則肚破腸流被送醫。25歲弘仁會林姓男子昨晚約雷堂分子高志遠,追討20萬元職棒簽賭債務,林與友人「小義」、18歲許姓男子到林森北路399巷的公園,請2人在旁等候,他到公園草叢與高男談判。林供稱,高表示沒錢還,轉頭想走;他追上前,高竟回頭拿折疊刀朝他左胸猛砍一刀,他流血倒地,高還拿信號彈往他丟擲燃燒。一旁觀望的許男、小義見狀上前助陣,拿長刀往高男腹部猛刺,致其臟器外露。林姓男子撫著左胸傷勢駕車逃逸,許、小義則騎車離開,附近民眾全程目睹,報警將高志遠送醫急救,他一度意識不清,開刀後恢復意識,但腹部30公分傷口,醫院評估將來恐受疝氣所苦。警方在案發現場搜到高男使用的折疊刀、手機,並在他隨身衣物找到一本記載簽賭債務的筆記本。警方另根據高的供詞與監視器畫面,今天下午到新北市雙和醫院對就醫治療的林姓男子問訊。林供稱,他駕車離開不久,胸部血流不止,擔心死在路上,將車停路旁,攔計程車就醫。他說,將等出院後再決定是否對高男提告。稍早,警方傳喚許姓男子到案,將在偵訊後依殺人未遂送辦,並追捕在逃共犯「阿義」下落。(中時),
國泰金控(2882)與台大法律學院二度合作舉辦「金融科技與法制研討會」,
,探討國內外金融科技法制、監理策略及相關配套措施。金融科技(Fintech)正快速改變全世界,
,2015年6月世界經濟論壇(WEF)報告即指出金融科技將帶來前所未有的破壞式創新,
,並重塑全球金融業的面貌;國泰金控今年二度與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院合作舉辦「金融科技與法制研討會」(Conference on Fintech and the Law),
,邀集來自台灣、日本、美國、新加坡等各國學者及律師,
,同步分享業界代表實務動態,
,就國內外金融科技法制及實務發展開啟一場跨國界、跨領域的對談。國泰金控表示,
,「金融科技與法制研討會」分為主題演講及三大場次;主題演講由台大金融科技暨區塊鏈中心召集人廖世偉教授剖析區塊鏈的安全及趨勢。接續三場次各為「動態發展的金融市場」由國泰金控代表及台灣電商發展協會林之晨理事長分別分享大數據及Finternet的應用發展,從業界觀點看金融科技的最新動態;其次「我國金融法制的再思考」則由國內學者及律師主講,從前端的金融科技管制策略及法制的省思,到後端的金融消費者保護及公務員責任的思考,立於改善台灣現行法制的觀點,探求相關議題的解方;最後「美國、日本、新加坡的金融科技法制」邀請國外學者,從三國金融科技發展及政府監理的經驗,提供台灣產官學界應如何在創新及消費者保護間追求最佳平衡點的借鏡。國泰金控亦分享大數據在金融業之應用發展如客戶經營、分險控管、精準產品推薦及優化服務等。國泰金控表示,金融科技不僅是趨勢,也確實能為金融業界帶來創新、突破性服務;國泰已於2015年成立跨界、跨子公司、跨部門整合資源創新團隊,並已著手進行集團內部前、中、後台全方位金融科技研究與應用。未來配合金融科技法制與監理策略,國泰金控與產官學各界共同努力,消費者將是最大贏家!國泰金表示,金融科技為業界發展與創新固然提供前所未見的能量,但同時也對金融業者及監理法制帶來全新的挑戰!如區塊鏈技術可重新界定交易等信任機制,但也考驗金融業者身為中介體系的存在必要;大數據能協助精準行銷,但隱私及個資安全仍待多加考量;機器人理財及電子支付可能帶來更創新、便利與高效服務,但也為業界及監理機關帶來轉變既有模式的壓力。在各種全新挑戰紛沓而至之際,究應如何妥善地在發展創新及適當監理間取得平衡,成為各界高度關注的話題。此外,最近關於監理沙盒(regulatory sandbox)制度引進與否、如何設計的討論即為一著例,又例如P2P個人借貸平台、第三方支付、股權群眾募資等金融科技的相關應用,也在各界掀起法制調整及監理架構設計的熱議,同時投資人及消費者的保障亦為大眾所關心。(時報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