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才成悶燒鍋 磨了技術 卻助長了殺價

     22K 全球經濟現象
     孫震認為,

白木耳好處

,台灣一些政治問題,

酒銀行

,其實來自對經濟問題的錯誤解讀,

皮膚過敏

,譬如,

花蓮住宿

,台灣為什麼工資不上漲?為何有22K問題?其實這是中國大陸和印度參與經濟全球化,

www.0912295973.com

,全世界的勞力供給相對資本技術大量增加後的全球經濟另一個現象。
     所有相對高所得國家的工資都下降、一部分勞動密集產業都被低所得國家取代,

台北資金週轉

,這些都不是台灣的問題,

台北系統家具

,而是世界的問題。政府卻推一些提高社會公義的政策,企圖爭取民意支持,但社會公義解決不了市場的問題,世界是平的,競爭也是平的,全球化後資本報酬相對勞動高,工資的所得差距也會擴大,這兩個現象都讓全世界的所得分配趨於不均,這不是掛一漏萬社會公平正義政策所能解決的。
     孫震更對兩岸扭曲的貿易關係心所謂危,他指出,自由貿易雖然是商品的交換,背後則是產業的交換,促成產業結構改變達成更大利益的創造。兩岸貿易台灣光要人家讓利,缺乏競爭力的卻不讓別人進來,結果造成弱勢產業永遠缺乏競爭力,沒有了優勢的產業,怎麼會從自由貿易中得到利益呢?兩岸ECFA的利益將會像曇花一現,轉眼就用完了,因為台灣沒有讓產業結構跟著貿易的改變而轉變。
     不願改變產業結構
     他說,自由貿易好處就是可以淘汰低生產力的產業,低生產力產業產品可以進口,多出的勞力就可以集中到生產力高的產業,平均生產力就可以提高,但台灣不願意改變產業結構,要保護勞工,卻不知道勞動自由流動的市場中,勞工會從低生產力流到高生產力。
     最近20年,外資及本國人投資意願逐年降低,孫震歸咎政府不可信賴、政治人物沒有擔當。他說,劉遵義院士曾經說過,俞國華在80年代擔任行政院院長,政績雖然有爭議,但當時台灣開始激烈的政治、經濟、社會轉型,俞國華卻能維持穩定與可預測的經濟環境,讓企業家敢於做長期的計畫與投資,這是俞國華對國家最重大的貢獻。
     李登輝就任總統後民粹當道,馬英九執政期間愈演愈烈,已沒有企業相信政府的承諾,老百姓一反對,政府政策就轉向,核四一搞20年,政府仍然拿不定主意,已沒有人敢做長期投資,造成台灣經濟沉淪。
     孫震指出,將近20年來,政府未再提出有遠見的產業政策,帶領台灣經濟成長,也缺少重大的基礎建設投資,創造經濟活動群聚效應。1970年代台灣有十大建設,回想過去十年,台北市有什麼改變?台北市是一個很好的生活城市,人情也好,但看不到見證國家進步的重大基礎建設。大陸城市發展靠群聚效應,上海、深圳已經發展成國際大都市,用重大的海、陸、空基礎建設帶動人口成長,將世界、區域的菁華集中起來。
     技術精進只為人作嫁
     台北市只有2、3百萬人口,不足以形成經濟規模,但若加上新北市、桃園、基隆就大有可為。台北、新北、基隆、桃園難道不能做一個航空、海運的重大整合投資創造群聚效應嗎?讓商品和人才都進來,利用台灣的優勢去跟大陸做生意、跟上海競爭。他說,「難道我們甘願做二流的、甚至變成三流的城市,這點我是很悲哀的。」
     孫震也注意到台灣企業缺乏產品創新,只能做技術精進現象對台灣經濟的不利影響。他說,他主持有庠科技獎11年,看到台灣人才輩出,但台灣一流人才並沒有太多舞台將科技能力轉化為生產力,才華、專長都發揮不出來。因為企業缺乏產品創新,所有努力都放在技術創新,在技術上鑽牛角尖,從微米做到奈米,在「紅海」中殺得頭破血流,只是為人作嫁,替別人產品做零件,技術越進步,人家殺價殺得越便宜,利潤反被不生產的人賺走。
     倡儒家思想3個原則
     近年孫震積極倡導以儒家思想提升經濟倫理與企業社會責任,經常就此主題發表演講。他認為,資本主義靠膨脹物欲帶動經濟成長,地球資源被大量消耗。這在以前只有少數國家追求快速成長的時代還可以支持,但全球化後,世界70億人口都要膨脹物欲,地球是無法負擔的。
     工業革命後,大家認為科技可以無窮進步,所以資源供應無窮,經濟也可以不斷成長,但現在大家發現,資源還是有限的。儒家思想產生在資源有限的時代,認為人必須節制物欲。但物欲節制後經濟將會衰退,因此,制度也必須跟著改變,要在有限資源裡大家一起過好日子,制度該怎麼調整是要討論的問題。
     儒家思想也強調,要把倫理放在利益前面,追求利益的同時也要守住公平、正義的原則,不傷害別人;但當人把利益放在公平、正義之前時,緊要關頭就忘了倫理,做出昧著良心的事,這就是資本主義時常發生倫理危機的原因。節制物欲、擴大愛心、將倫理放在利益之前,這3個原則將是儒家思想未來帶給世界經濟的貢獻。

…更多新聞請看《旺報》,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 ,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