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睡之間

藝術家敏感,

3D立體

,而思想家透徹,

玻尿酸面膜推薦

,兩者不約而同,

象棋規則

,都看見人生虛幻無奈的本質。南柯一夢,

增貸週轉金

,黃梁一夢,

保濕面膜推薦

,李伯大夢,

馬賽皂

,種種故事都不約而同指向這點。你在做夢。白日的你下潛,

工業廢水回收

,如鯨。黑夜的你上升,

新鮮白木耳

,上升,如氣泡。漂浮在醒睡之間,在意識與無意識邊緣;從現實出發,卻游離到渺不可知的地帶。似真又似假,跨越神魔兩界,彷彿總結過去,預兆未來。夢是潛意識的創作,黑夜的產物。模擬現實,可是變了形走了樣。夢中我們可能長了別人的臉孔,住在陌生的房子裡;可能到過從沒去過的地方,做出意想不到的事。白天絞盡腦汁無法解決的難題,夢中忽然得到解答。我們可能在夢中殺人,或者被殺。夢有許多長長的觸手,威脅要越過白日侵犯現實。有時夢中醒來驚懼不已,覺得整天都毀了。難怪以前的人以為夢是天啟,可以預兆未來。無疑,夢自有邏輯,但不是陽光下的邏輯。夢境裡言之成理的,放在陽光下一點也講不通了──沒有比夢更會強詞奪理了。夢的原料固然來自現實世界,可是絞碎了拼貼重組,變成另一個東西,外貌依稀可辨,說的卻是一套異國語言,需要翻譯,可能無法翻譯。夢和記憶,有許多相似。記憶不斷在揀選拋棄,夢也是。夢從日間現實抽取素材,然後夜裡給它奇異的組合和色彩,演成光怪陸離的敘述。夢裡我們似可分身成不同人,有的掛著「我」的名號卻戴了他人臉孔──怎麼會做出這麼怪的夢來?這樣的夢和我有什麼關係?記憶不斷在重組發生過的事,等同再創造。夢則從未發生過,只是大腦裡面一堆「無聊到淡出鳥來」的神經細胞嗡嗡發射訊號自娛,潛意識跟著煞有介事上天入地編成故事加以解說。為什麼?誰知道!夢的理論很多,新理論不斷出現,但都仍停留在假說階段,無法論斷夢究竟是怎麼回事,為什麼做夢。每當科學家又拿出釋夢的新理論(譬如說做夢是大腦學習的方式),我總興奮閱讀,也總是失望:畢竟還是沒能破解關於做夢的種種奇異。最近重讀楊牧編的《豐子愷全集》,發現裡面有兩篇寫夢。〈晨夢〉說他「常常在夢中曉得自己在做夢」,這種情形清晨時特別多。有一段時間妻子回家省親,幾個孩子留給他帶。早晨他好夢正酣,孩子們便到耳旁叫喚,他還捨不得起床,便叫他們先去玩玩,他繼續做夢。過不久孩子們又來吵,他又想法支開他們,繼續做夢。這樣半醒半睡好幾次,終於徹底醒來。這個明知在做夢而仍繼續做夢的「夢我」,和現實生活裡明知必死而仍興沖沖奔赴明天的「我」,讓他深思。他以悲劇性的眼光,從一般人生如夢的感歎,推演到也許現實中為種種勞碌奔波的我並非「本來的真我」,只不過有如「夢中的假我」,提醒人在庸庸碌碌當中,記得停下來尋找「真我」。我從沒夢中知道自己在做夢的經驗,心理學家稱之為清晰夢。夢裡我總完全受夢境擺佈,失落在夢境奇詭的邏輯裡了。妹夫倒有時會在夢裡自問是不是在做夢,斷定了是夢就叫自己醒來。另一篇寫〈夢耶真耶〉,說他年輕時和常人看法一樣,覺得夢是假的,現實是真的。中年以後檢視人生,推翻了先前論調:夢未必是假的,現實未必是真的。所謂真假不過是相對的說法,夜夢無數而短,人生大夢一場較長,最終無非都有如夢幻泡影難以證明真有其事。莊周夢蝶,還是蝶夢莊周,有誰能說?真假之間,因此不過五十步與百步之別而已。豐子愷經常寫到一些我也有過的感受或看法,讀來特別會心,〈晨夢〉便是。尤其是當他寫到人生如夢:「在我們以前,『人生』已被反覆了數千萬遍,都像曇花泡影般的倏現倏滅。大家一面明明知道自己也是如此,一面卻又置若不知,毫不懷疑地熱心做人。……這明明是自殺,慢性的自殺!」每天都有人死去,每天每人都死掉一點點,這些是不爭的事實。問題在人怎能面對這個事實,而卻仍每天興興轟轟好像有無限明天。這個問題困擾了我許久,想過不知多少次,而總是沒法回答,除了若非蓄意矇騙自己,就是成心否定現實。總之涉及相當程度的自我催眠,容許我們迴避天邊不斷逼近的大塊烏雲,假裝日日晴好前途無量,高高興興繼續下去。如果能以「神眼」居高臨下,便會看見人生這條路上無數人前仆後繼奔赴絕崖。前人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若天地有情,看見這一行堅決壯烈的隊伍,必覺驚心動魄。不過我並沒激烈到把人生等同慢性自殺,儘管事實上人生便是個從出生時刻便開始死亡的過程,就像那東流的一江春水。豐子愷的說法看似誇張,不過是實話實說,像童話〈國王的新衣〉裡那個大聲道出真相的小孩。我讀到立即點頭微笑,覺得完全言之成理。說活著便是自殺,有點危言聳聽的嫌疑。然如果正視,難道不是嗎?恐怕大多人感情上難以接受而已。生性樂觀進取,或正當得意,覺得一切大有可為的人,必然斥責豐子愷的說法過度悲觀,沒有道理。這關係一個人觀察事情時,要深入到什麼程度。否則,紅粉骷髏的說法便沒有意義,人生如夢的說法也就難以成立了。藝術家敏感,而思想家透徹,兩者不約而同,都看見人生虛幻無奈的本質。南柯一夢,黃梁一夢,李伯大夢,種種故事都不約而同指向這點。侯孝賢有部片叫《戲夢人生》,我們看看現在想想過去,不也覺得一切如戲如夢嗎?年齡越長,這種感覺越強。知道必死,是意識帶給我們的無上負擔。問題在,虛幻歸虛幻,泡影歸泡影,平常蠅營狗苟生活,大難來時便拚命求生,說好死不如賴活,活下去第一。在宇宙這一局大棋上,活命的價值高於一切,不容懷疑,不容否認。且看刻鑄在我們DNA裡面的《生命之書》開章明義這樣指示:「首先是存在。最後也是存在。無論如何,你必須不顧一切生存,確保基因傳遞。」所以尋訪青春泉不死藥,永生不死是人類亙古長夢,隨時代和科技進展而愈加熾烈。這,才是人類最大的夢。現實多夢,文學裡順理成章也多夢。將現實假託於夢,本是小說戲劇的慣常手法。《聊齋》裡面許多故事都在夢中發生,《愛麗絲夢遊奇境》擺明了是夢遊。《西遊記》裡魏徵夢斬東海龍王那段我極喜歡,小時候讀到驚喜非常,不知道夢與現實可以這樣並行滲透。多年以後來看仍然一樣驚喜,應是吳承恩的文筆高明。《紅樓夢》裡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我打從開始就不喜歡,也許感覺分明是硬安上去的東西,是種藝術手法,額外的,不像魏徵夢斬非常自然,也就非常可信。另一個原因,我讀《西遊記》時還小,大概初中吧,一切還未定型仍可揉捏,比較容易喜歡神怪。讀《紅樓夢》是高中時代,有了點自己的想法,一切不再那麼神奇了。(上),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 , ,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