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券商業內人士一致認為,
富貴手
,2017年主管機關的監管仍然從嚴。(中新社)
監管從嚴仍將持續
科技股緣何成A股「雞肋」
匯率「保衛戰」 重罰螞蟻搬家式逃匯
藥妝紛紛入華 代購何去何從
2016年可謂管理層監管的「大年」,
電動車
,從新股發行到再融資、再到新三板市場,
長效修護保濕面膜
,都有券商因為違規而受罰。在「依法、全面、從嚴」監管政策環境之下,
清爽型面膜
,證券公司合規與風控管理升至第一位,
旅遊用品
,2016年券商的投行業務、新三板業務接連爆發風險事件,
台中南區安養院
,頻繁遭受監管部門的處罰,
各行業求職面試題目
,導致2016年超6成券商分類評價慘遭下調。2016年7月,證監會公佈了證券公司分類評級結果,95家參評券商中58家評級下滑、30 家評級持平、僅7家評級上升。2016年有4 家證券公司分別因「保薦業務、獨立顧問業務及新三板業務」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分別是興業證券、西南証券、中德證券和中泰證券;有48家券商因新三板業務被全國股轉系統處罰,被罰次數73次。證監會主席劉士餘上周強調,證監會系統2017年工作要在「穩」這個主基調和大局下,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奮發有為,在資本市場的關鍵領域真正有所進取;要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摸清風險隱患,提高和改進監管能力,勇於擔當,加強監管協調,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風險;要深化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改革,強化資本市場基礎性功能。因此,券商業內人士一致認為,管理層2017年的監管仍然將從嚴,券商絲毫的「不法行為」都將遭到嚴厲的製裁,但管理層對於一些創新業務的管理也將更加細化,很多相關法規會接連出台,以填補法律空白。經紀業務繼續沒落經紀業務始終是證券行業的基礎,但這一基礎對於券商的貢獻在持續減少。由於2015年上半年A股市場的牛市行情,市場交投非常活躍,導致2015年經紀業務收入基數較大,而2016年市場明顯降溫,二級市場成交金額較上年縮減大半。具體來看,2016年日均成交額在4000億元(人民幣/下同)至6000億元區間波動,而2015年牛市交投最活躍時期的日均成交額超過17000億元,市場的活躍度回落明顯。展望2017年,業內人士也難有特別樂觀的預期,市場日均成交量大概率將維持在5000億元至6000億元,較2016年市場將有所回暖。在成交金額大幅萎縮的同時,佣金率持續下行。經紀業務佣金率受到互聯網證券發展和一人多戶的影響,券商之間同業競爭愈加激烈,不少券商採取了降低佣金率以佔取市場份額的策略。華創證券分析師洪錦屏認為,雖然2016年中登公司將一人多戶的上限限制為三戶,但「一人三戶」對於佣金率的下降不會產生明顯的影響,證券公司對存量賬戶的爭奪會更為激烈。佣金率持續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交易通道費用與服務費用的分離,前者必然向成本線逼近,而後者尚未形成有效的提價和盈利模式。數據顯示,2016年9月末,上市券商的平均佣金率水平在萬分之四點三,較2015年年末下降了15%,2017年仍然面臨下滑。自2015年股災以來,監管層嚴格抑制槓桿,融資融券業務受限,2016年兩融餘額在9000億元附近波動。月融資買入盤較去年也回落明顯,融資交易在A股成交額中的佔比下滑。融資融券餘額在流通市值中的佔比逐月回落,2016年整體保持在較低水平。洪錦屏預計,未來一年兩融餘額將回升到1.2萬億元水平,股權質押融資保持15%的增長。投行業務競爭加劇從目前市場環境看,2017年證券行業仍將受到管理層的強力監管,行業將步入規範發展的階段,其間券商的經紀業務、自營業務出現大幅增長的可能性較小,而投資銀行業務仍存在較大的發展空間。2015年底新股發行重新開閘,併購重組、定向增發和債券承銷規模迅速增長。2016年證券公司投行業務收入不斷增加,年底IPO大幅提速,12月單月過會家數達到45家,創下了IPO單月放行數量的新高。2016年上半年,證券公司總共實現承銷與保薦及財務顧問業務淨收入313億元,同比上升53%。投行業務收入在總收入中的佔比由2015年底的9%增至20%,成為僅次於經紀業務收入的第二大業務板塊,也是維持今年券商業績相對穩定的一大亮點。德勤日前發布《A股IPO市場2016年回顧及2017年展望》,預計2017年A股將有380家至420家企業完成IPO,全年融資額在2500億元至2800億元,即2017年新股發行數量和融資額較2016年均增長6成至8成。可見,在加大直接融資比重的背景下,2017年新股發行節奏或將繼續呈現加快態勢, IPO整體融資規模及家數將繼續增加,證券公司的IPO承銷業務仍具有較大的增長潛力。IPO 審核速度加快及預期的持續狀況將為券商投行業務帶來豐厚利潤,根據對IPO排隊企業的統計,通過已受理口徑計算,廣發證券、中信證券、招商證券、國金證券、海通證券排名前五,IPO已受理儲備數量均在20 家以上;通過輔導備案登記受理口徑計算,廣發證券、國金證券、招商證券、中信建投、海通證券排名居前,IPO輔導備案登記受理數量均在40家以上。華融證券分析師趙競萌預計,未來幾年仍是新股發行快速發展的時期,除原有的排隊企業外,新三板公司、此前準備借殼上市或準備被上市公司收購的企業也將紛紛加入到擬IPO的排隊中,這將大大利好有充足IPO儲備和豐富承銷經驗的券商。直投業務將被認可券商設立直投子公司進行直投業務雖然不是新鮮事物,但近兩年才被推廣開來。目前券商直投業務只能使用自有資金進行投資,自有資金的上限是證券公司淨資本的15%。目前來看,券商直投子公司和另類業務已經對於券商業績形成一定貢獻,2016年上半年對券商利潤貢獻分別約為2%至8%和1%至5%,預計合計淨利潤貢獻5%至15%,其中中信證券、廣發證券、海通證券等大型券商旗下機構經營良好。事實上,相較於傳統PE/VC等機構,券商直投業務具備天然優勢。一方面新股發行、併購等作為創投最重要的退出渠道,券商擁有天然的信息優勢和牌照優勢,券商投行的確定性參與提供了與直投業務實現業務協同的可能;另一方面,券商是資本市場中服務最全面的中介機構,除了傳統的投資之外,券商更加能夠提供市值管理、股票質押、再融資等一站式服務,相較於傳統創投企業在項目上市後即變現的模式而言,券商服務體系更加豐富。最為重要的是,券商企業客戶資源豐富,能夠為募投項目的投行管理嫁接更多配套服務,幫助企業做大做強。雖然以中信證券旗下金石投資為代表的券商直投機構越來越引起市場注意,但直投業務長期以來處於法外之地。直到2016年12月30日,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了組織起草《證券公司私募投資基金子公司管理規範》及《證券公司另類投資子公司管理規範》,要求券商健全私募基金和另類子公司管理體系。平安證券繳文超表示,一些新興產業如雨後春筍般欣欣向榮,存在大量投資機會。此外,隨著IPO、併購、新三板市場等持續發展,項目退出通道更為通暢,預計未來券商直投業務將會持續向好。PB業務方興未艾除券商直投業務外,目前最被看好的潛力業務就是主經紀商業務(PB業務),券商為私募基金、對沖基金、高淨值個人客戶提供以託管為基礎的金融服務,包括後台運營、研究支持、槓桿融資、證券拆解、資金募集等。中國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年末,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已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17433家,備案私募基金46505只,基金實繳規模7.89萬億元,私募基金從業人員27.20萬人。而相較於如此巨大的私募基金管理人規模,我國PB業務則發展較晚,但隨著私募基金管理人的不斷壯大,我國PB業務面臨廣闊的發展空間。國內券商的PB業務概念於2010年左右開始興起,其業務鏈的逐漸形成和發展與私募行業的迅速壯大密切相關。 2013年6月1日,新修訂的《證券投資基金法》開始實施,確立了私募基金的法律地位。2014年1月17日,基金業協會發布了《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登記和基金備案的試行辦法》,私募投資基金陽光化開始。自2014年2月開始實施私募基金登記備案製,私募基金的規模和數量出現暴增。 2014年8月證監會發布了第105號令《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私募行業正式成為資本市場上一支正規軍。2015年第三季度,監管層集中清理繖形配資,監管要求需將接口轉移到券商自身的PB合法接口,同時私募管理人急需降低風控系統的建設成本,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PB業務的發展。針對私募這塊極具潛力的市場,PB業務在中國應運而生,為私募提供集通道商、經紀商、託管行三大角色為一體的一站式服務。2012年,券商行業內僅有屈指可數的幾家大券商能夠為私募基金提供託管之外的其他外包綜合服務;而到2015年,主經紀商業務已為業內熟知,成為眾券商爭相投入的藍海戰略,招商證券、中信證券、國信證券等大券商都分別推出各具特色的主經紀商業務。行業新軍蜂擁而至對於券商行業來說,2016年除監管從嚴和創新業務快速發展外,行業新軍的到來也將讓現有格局生變。近年來,行業集中度有所提升,但與海外相比集中度仍然較低,近5 年,前五名券商總資產集中度在40%以下、淨資產集中度在33%以下、營業收入和淨利潤集中度在35%以下。證券行業牌照逐漸放開、融資手段方式增多,為行業併購和整合創造了有利條件。從2014年開始,有方正證券收購民族證券、申銀萬國與宏源證券合併、中金公司與中投證券合併等,未來這一趨勢仍將延續,仍將加快行業集中度的提升。與此同時,新券商不斷加盟,增添市場競爭度。 2016年11月29日,又一家根據內地與香港、澳門《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補充協議設立的合資證券公司——華菁證券正式開業。與此同時,另有數家基於CEPA協議的合資券商整裝待發。事實上,從2015年年底開始,國內一場合資券商的設立申請潮正加速湧入市場。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正在申請設立的券商有15 家,分別是匯豐前海證券、大華繼顯陸金(雲南)證券、溫州眾鑫證券、雲鋒證券、東亞前海證券、廣東粵港證券、橫琴海牛證券、嘉實證券、百富證券、陽光證券、粵港證券、金港證券、豪康證券、恆贏證券、聯信證券。2016年3月、4月、5月,每月都有2家券商的設立申請被證監會接收;而6月份後提交申請設立的券商有4 家。隨著這些合資券商的加入,使本已緊張的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尤其在擴展國際業務方面,有外資背景的新券商具有一定的優勢。(中時電子報)
文章來源:新金融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