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生觀點/蔡博藝看兩岸-酸鹼激烈碰撞終會慢慢平息

     「你去的是是非之地,

補充電解質

,學的又是敵國語言,

MOMO商城代管

,回來後怎麼辦?」淡江大學日文系二年級的蔡博藝來台灣唸書前,

花蓮太魯閣

,父親不由得擔心,

燕窩種類

,但她仍決意來台,

婚禮企劃教學

,成為第一批登台的陸生。如此堅決的原因,

粉絲團經營

,除了極想獨立生活,

斗六美睫教學

,也是因為感受到台灣的召喚。
     蔡博藝在中學時期,同家人來台灣旅行,深受震撼,於是在網路上寫下〈我在台灣,我正青春〉系列遊記,紅遍兩岸,部落格造訪人數達十萬餘人次,去年將台灣體驗書寫成冊後,不僅熱銷,還受到《亞洲週刊》肯定。
     蔡博藝文筆流暢,觀察敏銳而有觀點,這雖是自己閱讀和寫作習慣所致,但她也坦言中學期間,深受台灣流行文化感動,熱愛五月天,也欣賞方文山,甚至因為太喜歡他們的歌詞,而到圖書館研究古文,練習寫古典詩。
     不過,蔡博藝並不一昧吹捧台灣生活經驗。她笑說來台讀書生活是「天使歸於地面」的歷程,儘管她適應良好,「但仍然也有人臉著地」,有些陸生對台灣幻滅,也有人「太自由了,活不下去」。
     她在書中直言:「我不能代表誰,我只能代表我自己。」面對有些陸生扛著莫名的使命在身上,她也淡淡地說:「背後靠著祖國,但祖國認可你嗎?」言語冷靜而犀利,難以想像出自一位二十歲的小女生之口。
     蔡博藝認為,今日兩岸之間已經不是過往那個站在氣球內看對方的時代,而是直接碰撞接觸,「就像酸鹼性的液體攪在一起,產生了激烈酸鹼反應,但化學反應終究會慢慢平息,只是我們現在處在劇烈變化的狀態而已。」她以這個妙喻描述現在兩岸交流的狀況。
     「台灣太小,而大陸太大,台灣很多問題都繞不開大陸。」在台灣積極參與社運活動的蔡博藝表示,中國剛好相反,接收的資訊少,又有很強的選擇性,因而,對台灣的了解也就稀薄不清,不如台灣面對中國般有壓力。她認為關鍵在媒體給了兩岸民眾什麼樣的新聞和視野,「我在台灣看新聞都覺得台灣快沉沒了。」她感嘆台灣社會不珍惜新聞自由,甚至濫用新聞自由,失去理想性,「有了言論自由,但都拿來做什麼呢?」,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 ,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