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無信 誰敢當下一個台新金?

彰銀董監改選,

鐘點清潔

,台新金被迫讓出經營權,

台北定期清潔

,回顧9年前從淡馬錫手中搶下彰銀,

露營瓦斯

,對照政府如今希望國內企業出手,

高雄清潔公司單次清潔

,想從馬來西亞IOI集團手中搶回台北101大樓,

汽車工具箱

,頗有似曾相似之感,歷史若能重演,誰會是下一個台新金呢?101大樓若最後賣給IOI,該負責任的或許不是頂新,而是這個忘恩負義的政府。看財政部從台新金手中搶回彰銀,幾乎是動用國家機器、惡劣手段盡出,若誰出手搶回101,所需承擔最大風險就是政府的昨是今非。回顧9年前,彰銀體質可說是孱弱不堪,在國外發GDR沒人埋單情況下,只能回台標售。台新金當年以365億元高價,擊敗淡馬錫留住彰銀,沒人有話說,因為彰銀當年是燙手山芋。用「保衛全民資產」的立場來看,台新絕對是功臣,他把彰銀留了下來,但功臣下場卻十分悲慘。試想,如果當年是淡馬錫買走彰銀,如今還能看得到彰銀招牌嗎?政府敢以此手段修理淡馬錫嗎?這就是國內企業的可悲之處,因為政府總在無力回天時,才想找民間企業幫忙,期望企業能夠捨己救國、幫政府處理事情;於是事前軟硬兼施,甚至開出明知可能跳票的支票,但事情解決後就翻臉,過河拆橋,現實之極。講直接點,政府就是看準無法控制IOI,才希望國內企業出手相救,講好聽點是「把台灣地標留在國內」,講白點就是「國內企業比外資好欺負」,於是國內企業有如二等公民,台新金如此,誰接了101同樣會是這個下場。殷鑑在前,有了台新金這血淚教訓,誰願意在此時出手相救,然後再花9年,看清政府的真面目?101該不該賣外資,絕對有討論空間,但政府的誠信,不容許有絲毫折扣。如果台新金合併彰銀的案例,能帶給國內企業什麼啟示,那就是:政府是企業最大的風險,從當年的彰銀到今天的101,政府嘴臉始終如一。,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