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任是海外左翼現代主義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一九六○年,
商圈活化
,還在台大哲學系就讀的劉大任在《筆匯》發表〈逃亡〉,
商標專利申請
,加入台灣現代文學界,
註冊商標費用
,並且參與如《劇場》、《文學季刊》編務。一九六六年他赴美深造,
CIS 設計公司
,轉攻現代中國政治史,
尾牙 策劃
,甚至「學以致用」,
品牌形象設計
,成為保衛釣魚台運動的關鍵人物。這場運動以維護中國領土為號召,
台中 CIS 設計公司
,實際的動力卻來自一群留美學生對「中國」夢土的嚮往。劉大任側身其中,
網站排名搜尋
,不僅中斷學業,也有多年難以回到台灣。但真正的代價在於歷經保釣的激情與幻滅後,他對自己、對家國再也揮之不去的憂鬱與蒼涼吧。這獨立蒼茫的感觸卻成為劉大任重新創作的動力。七○年代後期劉大任曾短期自我放逐到非洲,「赤道歸來」後,他走出神話,發現小說。曾經電光石火的革命情懷一變而為綿密沉鬱的筆觸。他追記保釣風雲(《浮游群落》),懷念父母往事(《晚風習習》),側寫異鄉浮光掠影(《秋陽似酒》),風格極為簡練,著力卻每每深不可測。那場運動──以及所代表的烏托邦衝動──過去四十多年了,但仍然是縈繞他心懷的底線。亦或是他必須不斷重返的前線?也因此,不論題材,每篇文字其實都是他頻頻攻堅的嘗試,每次下筆都是患得患失的出擊。劉大任的作品充滿抒情韻味,骨子裡自有一股堅厲氣質。那是《杜鵑啼血》、是《遠方有風雷》、是《枯山水》。沒有曾經的風霜,寫不出那樣的文章。這些年來,他所曾託命的「中國」已經從嚴峻的社會主義變成曖昧的後社會主義;昔日粗暴的極左竟包裝成輕盈的新左。種種變遷,對於當年在海外奉獻一切的革命者而言,恐怕也有了不勝今昔之感。然而歷史最後的嘲弄在於歲月流逝、事過境遷。驀然回首,老去的劉大任何去何從?在劉大任最新的小說《當下四重奏》裡,一位留美的退休中國史教授就面臨類似的考驗。這位教授當年參與了保釣,有家難歸,日後選擇留在美國落地生根。然而他對故國一往情深,幾十年的異鄉經驗哪裡能夠算數。越到晚年,他越發覺自己的孤獨,即使親如妻子兒女也有了格格不入之感。他唯一的寄托是悉心經營的庭園。然而有一天,妻子兒女竟不動聲色的策劃搬離他所熟悉的環境……這似乎是以往留學生文學的「養老版」。劉大任過去的作品也曾觸及美國日常生活,但從來沒有如此中產階級過。但也唯其如此,小說所透露的危機感才更令人怵目驚心。當年的豪情壯志安在哉?透過家庭四個人物意識的你來我往,小說交織出教授所面臨的危機:文化的差異,代溝的隔閡,漸行漸遠的夫妻關係,時不我予的感傷,都讓主人翁悵然若失。但是他還有更深的難言之隱:「可是,那塊地方,像一個無底洞,無論用什麼填,永遠填不滿。」讀《當下四重奏》不由得我們不覺得此中有人,呼之欲出。退休的教授壯心不已,一心寫本「大書」作為對自己的交代。但時間就在花花草草、兒孫瑣事中消磨了。當下此刻太平無事,簡直就要天長地久起來。然而隱隱之間危機一觸即發。我們的教授是解甲歸田,還是棄械投降,還是……?故事急轉直下,有了令人意外的結局。從驚天動地到寂天寞地,歷史的興廢大約不過如此。劉大任儼然要從最平凡的故事裡思考大半生的歷練。俱往矣,那些呼群保義、革命造反的日子。小說巧妙地引用《水滸傳》林沖夜奔的典故,寫出蒼茫的感觸。一晌風雷之後,撲面而來的是「朔風陣陣透骨寒,彤雲低鎖山河暗,疏林冷落盡凋殘」。小說高潮,教授夢中醒來,甚至有了七十回《水滸傳》盧俊義驚夢的意思。然而在現實,在當下,就算驚夢,也只是南柯一夢吧。相對於無所覓處的「中國」,《當下四重奏》最重要的意象是主人翁盡心竭力經營的園藝。海棠芍藥、杜鵑鳶尾,當然少不了梅花奇石,彷彿之間河山錦繡化為奼紫嫣紅。這裡園林與故國的隱喻似乎失之過露,但劉大任也許刻意為之。因為他明白眼前的花草樹木不過是繁華的幻象。在異國、在華髮叢生的暮年裡,他讓筆下主人翁站在自家陽台上,放眼看去,不見花園,「眼前忽然出現懸崖。我發現自己站在大瀑布上方的欄杆邊上」;水上浮木看似一動不動,但霎那之間「被水底無形的巨大力量吸引」,幾次浮沉,終於「無可挽回,落下懸崖,在轟隆轟隆的瀑布聲裡,無影無蹤」。但劉大任可曾「看見」那懸崖邊的樹?那樹不生在花園裡,而生在夢想和歷史交界的懸崖邊。我們想到詩人曾卓(1922~2002)的頌讚:〈懸崖邊的樹〉不知道是什麼奇異的風將一棵樹吹到了那邊──平原的盡頭臨近深谷的懸崖上它傾聽遠處森林的喧嘩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它孤獨地站在那裡顯得寂寞而又倔強它的彎曲的身體留下了風的形狀它似乎即將傾跌進深谷裡卻又像是要展翅飛翔……曾卓十八歲開始創作,抗戰期間加入胡風派左翼的《七月》陣營。一九五五年胡風事件中曾卓遭受株連,但在極度困蹇的歲月裡,他竟然創作不息。〈懸崖邊的樹〉寫於一九七○年,文革中期。那時的劉大任三十而立,正在太平洋的彼岸從事他熱火朝天的革命。多少年後,劉大任終將體認他畢生追逐的不再是主義理想,也不再是故國鄉關,而不妨就是那株懸崖邊的樹。「它的彎曲的身體,留下了風的形狀;它似乎即將傾跌進深谷裡卻又像是要展翅飛翔。」在歷史的罡風裡,在虛無的深淵上,那樹兀自生長,寂寞而倔強。懸崖撒手,一切好了。但如果懸崖不撒手呢?就像那樹一樣,劉大任的「革命後」創作,由此生出。《當下四重奏》的主人翁沒有完成心目中的大書;但俯仰之間,劉大任寫出了自己的小說。(本文係作者為劉大任新書《當下四重奏》所寫的序,印刻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