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外掃描 海昏侯墓竹簡應為失傳1800年《齊論語》

西漢時期《論語》分《齊論》《古論》和《魯論》三個版本,

桃園室內裝修

,漢末魏晉時期《齊論語》失傳。圖為海昏候墓出土竹簡疑為失傳《齊論語》。(圖取自央視新聞官方微博)

海昏候劉賀考古現場。根據出土文物,

膠原蛋白品牌推薦

,有人主張,

台中寬頻安裝

,劉賀知書達禮,

太平美睫課程

,並非如史書所稱「荒淫迷惑」,

網站優化

,劉賀被廢遭污名化因得罪重臣霍光。(圖取自新華社及網路)

西漢漢第九位皇帝、後貶為海昏侯的劉賀墓中出土大量文物及財寶。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表示,經首輪紅外線掃瞄後,海昏侯墓出土的竹簡中應為失傳約1800年的《齊論語》。大陸中央電視台微博「央視新聞」12日報導海昏侯墓考古可能有新發現。大陸文物專家將進一步解讀竹簡,以揭開其真正面目。西漢時期論語分《齊論》、《古論》和《魯論》三個版本。至漢末魏晉時期《齊論語》失傳,失傳的《齊論語》距今約1800年。劉賀(西元前92年─西元前59年),西漢第九位皇帝。為漢武帝孫,原為昌邑王,在漢昭帝駕崩後繼位,在位27日,被權臣霍光以行事乖戾為由廢黜,後改封為海昏侯。江西南昌西漢海昏侯墓考古發掘專家組於去年3月2日確認墓主就是漢武帝之孫、第一代海昏侯、漢廢帝劉賀。大陸史界根據出土文物質疑史書稱其「荒淫迷惑」。劉賀一生經歷王、帝、庶民、侯四種身份,在位僅27天,漢書記載他有1127件荒唐事,因「行昏亂,恐危社稷」被廢黜。而劉賀墓的出土文物卻顯示,墓主是個知書達理、愛好音律、情趣高雅的人。劉賀究竟因何被廢?劉賀墓的考古發掘還給世人留下了哪些疑團?出土文物能否為漢廢帝翻案?劉賀4歲為王,18歲稱帝,在位27天後遭廢黜,其後以平民身份被幽禁在山東近10年,29歲又被封為海昏侯並移居豫章國(今江西南昌),此後不到5年就在封地去世,終年33歲。27天的帝王經歷,給劉賀在漢書中留下了「荒淫迷惑,失帝王禮誼,亂漢制度」的罪名。然而,劉賀墓出土文物所反映出來的劉賀卻與史書上的記載有所不同,劉賀墓迄今已出土1萬餘件(套)文物。劉賀真的「荒淫迷惑」嗎?(中時電子報)

消失1800多年的《齊論語》是什麼?,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