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將官一再失格 升遷評鑑虛設

國軍將官升遷制度顯然出了大問題,

竹製蒸籠

,兩件實例可以證明。一是前總統府侍衛長霍立青中將才任職4個多月,

美髮沖水椅

,就被認定不適任而遭調職;另一件是前駐美採勤團長黎賢聖少將,

馬克杯轉印

,因測謊未過遭調職,

網路行銷

,竟再擔任陸軍裝訓部指揮官要職,

短褲

,才做2個月,

金屬銘版製作

,又要調職。這兩件人事案,當事人都已失去為將的資格,更令人擔心國軍將官的養成與拔擢制度已經失效。從霍立青案談起。這個月初,總統府突然宣布撤換侍衛長霍立青。侍衛長是總統府武官之首,代表國軍擔任總統與國軍間的溝通聯繫管道,並指揮總統府的安全維護工作,是國家與總統府的門面,相貌品德兼具是基本條件,往昔軍方推舉,均一時之選,任滿往往立即出任重要指揮職。如今,侍衛長才做4個月就被總統府打臉退貨,是史上頭一回。霍立青到任後,經常溜班外出應酬,府方幾次找不到人,才發現霍人際交往複雜,於是當機立斷撤換。侍衛長雖沒有規定上下班時間,但也從沒有人在總統還未下班前,就開小差的。霍立青雖不到擅離職守地步,但失職已是明顯事實。再談荒腔走板的黎賢聖案。今年3月,黎賢聖於駐美軍事採購團團長任內,回台接受「忠誠儀測」,前後5次都未能通過,國防部遂撤其職務並限制黎返美。軍方雖懷疑黎賢聖有問題,但查無具體事證,於是10月將黎賢聖調升裝訓部指揮官。以往測謊未過者,等於軍旅生涯斷送,黎賢聖是首位鹹魚翻生者,重新派職形同還黎清白。但2個月後,軍方又決定明年1月將黎賢聖調任陸軍教準部副指揮官,黎賢聖揚言要打報告退役。黎賢聖仕途如坐雲霄飛車,遽起急落,固然軍方升遷拔擢標準可議,但黎賢聖顯然也不具備將領應具備的「無私心」,亦非適格的將領。他測謊未過,又犯軍中大忌,遭調查期間不但主動接受媒體訪問,家屬還嚴詞批評政府,作風高調。如今遭調職又揚言辭職,等於再打軍方的臉,置軍譽於不顧的將領,何能奢談「無私」。這兩起「擇所非人」的人事案,一位人際交往複雜,一位極可能私德有問題,卻仍能擔任重要軍職,顯示國軍將領的升遷評鑑制度,已形同虛設。沒錯,軍方雖有人事晉升考積制度,也有人事評審會等機制性設置,避免人為操弄;卻已流於形式,並視長官好惡為依歸,致人事升遷往往淪為主官權柄或酬庸工具,人評會更淪為背書的圖章,升遷不公不正事例屢屢發生,往往導致人才憤而離開部隊,長官人馬卻平步青雲的反淘汰現象。軍中人事升遷在缺乏令人信服的標準下,容易形成主官有生殺定奪大權,跟對人就能升官的潛規則。霍立青與黎賢聖的人事風波,意味著將官人事升遷制度要達到「慎選一位才德兼備的將官」,仍有極大的改進空間。美軍的人事升遷制度,有值得借鏡之處,首先,績效考評要多元評估,不能只讓長官獨攬,以免部屬看上不看下,包含受評者自己、部屬、同儕等都能參與,並占相當比例積分,如此可以得到比較客觀與全面性的評估,更能瞭解重要幹部能否足堪承擔大任。當然,美軍將官的晉升需由國會通過,立法院在藍綠惡鬥亂象下,若升遷名單仿照美軍需立院通過,目前仍有窒礙難行之處;但有資格晉升將官者的考績排序應公開透明,並由獨立不受政治干擾的遴選委員會審核,一如台北市長柯文哲遴選局處首長的透明做法,雖引起若干爭議,但已達到透明化目的。人事升遷也應朝專業化及創新方向調整,而且應從國防部示範做起,譬如,聯三作戰次長一定要選陸軍,聯二情報選空軍,聯四後勤是海軍的派職方式,只求官僚關係平衡,卻失去專業化原則,必須打破,只要有專業,三軍都能選派。將領統帥百萬雄師,效命沙場,將士需有赴死之心,方足以贏得勝利。將領晉升,能不慎乎?宋朝大學者蘇洵曾謂,「為將之道,當先治心。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然後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敵。」將領內不能「治心」,外不能「無私心」,國軍如何能贏得國人的信賴?,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