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許多人同住在基隆這座城市,
台中 品牌設計 公司
,不管識與不識,
台中男士霧眉
,在地或外鄉,
海燕窩
,許多人生的故事已鋪展開來,
台中野生眉
,甚或交錯,
影片企劃 發想
,希望都能有美好的結局。有時在夜晚很靜的時候,
商標檢索
,我彷彿可以聽到大船離港時的船螺聲。然而,
國內商標註冊
,每一次聽到時,我都以為那是錯覺。我住的地方離港口還隔著幾重山丘,從住處可以看得到遠方位在九份山區,狀如三角錐的基隆山,但看不到港區,更別說那座俯身向著海港的巨大白觀音。遠的近,近的遠。尋找城市的歸屬搬到基隆二十餘年了,剛好是目前為止的人生分界:前二十餘年在台北,近二十餘年在基隆。這兩座城市在生命中的份量到底何者為重?心底雖不願承認,但即使不住在台北已久,還是自認是台北人,畢竟在台北出生,城市的巷弄中有童年奔跑過,及跌跌撞撞的記憶。基隆於我像是一種旅店投宿的感覺,只有屬於夜晚和夢鄉的記憶。我總在夜晚時回到基隆,在清晨時離開。我不知如何描述這種心情,我想找一種城市的歸屬,但兩頭的城市都搆不著邊。我想起小時候在基隆河邊看到的布袋蓮,經常是白天從眼前漂流而過,向著下游及遠方的海洋流去,只是從來也出不了海,因為在下午的時候,它們隨著潮汐,又從眼前漂流而回。不知道為何如此記憶著這生命中印象最深刻的水生植物?好像在河邊浮生的布袋蓮是一種隱喻,而生活則是泥淖。我從來也沒有想過這樣的經驗不是每個人都有,不是每個人都剛好住在一條名為基隆河的河邊,有著這樣看著布袋蓮在河上漂流的童年。而在那樣的童年時光,在台北一角的基隆河畔,我從沒想過有一日會往上游遷徙,來到一座名為基隆的城市。被時代遺忘的港這麼多年來,我始終缺少一種基隆在地的情感和真實的體驗,而對台北來說,我又只是個外來客,所以每到夜晚,尤其鄰近子夜的時候,我總會趕著末班車回基隆。有時,朋友間的聚會,在興致最高昂的時候,我都成了先離席的人,好像內心有一種強烈的催促,如果沒在子夜前回到基隆,我將會變回南瓜,彷彿還有著宵禁的年代。如果台北的古城牆還在,我的通行證應該會蓋滿這城市的關防。大學時第一次讀到鄭愁予的〈夜歌〉,很容易就讓我記住了詩中所描繪的景像,這景象後來成了我每天背著它離去的真實場景。來到這個港都,如果你剛好讀過鄭愁予的詩,從海港大樓望向港區,你的心中一定會浮起這樣的詩句:這時,我們的港是靜了。真是靜。中正路好像一條分道線,廟口的繁華到了港區就戛然而止。搬來基隆二十多年,不曾親歷它繁華鼎盛的時代,連「高架起重機的長鼻指著天,恰似匹匹採食的巨象」這樣的景象,都疏落了,像柱子上剝落的油漆。基隆港早已不是貨櫃吞吐的集散地。距離詩人在基隆港務局任職的年代,已六十多年過去了,但恆常不變的「夜歌」,卻像是城市的定音鼓,定住港都隱隱的脈搏聲,在平日無風的微小波濤中,輕輕地湧動,拍打著岸邊的木柱和石階。寂靜是港區夜晚的基調,漁火暗滅。港區裡的水不甚潔淨,浮著油汙,但時不時仍可聽到噗通的聲響,劃破水面的寧靜,那是魚穿水面的聲音,而在幽暗的角落,總也看到有人垂釣。我不知釣起的魚是下肚,還是又丟回水裡。這裡的安靜,是因為它被時代遺忘,又被白日遺忘了。精準地描繪出我們的港的詩人,後來去了美國東岸的名府任教,最後回到故鄉金門定居,但他卻留給基隆這樣一首美麗的詩。我有時也走過詩人愛靜靜走過的十四號碼頭──這個有著美麗彎度的十四號碼頭,看著從東海駛來的輪船,走出了一個個穿著草綠服的年輕士兵。從十四號碼頭望過港區,躍入眼中的,就是中正公園的白色觀音像。目睹繁華變遷的觀音,低眉歛目,在想著什麼嗎?從文字貼近基隆我終究是從文字中去貼近基隆,感覺著這座城市一種無言的蒼涼。鄉土文學重鎮之一的作家王拓,他的《金水嬸》讓八斗子漁村首度登上台灣文學的殿堂,而後隨著電視劇走入家庭,深植許多人的心中。不過,描寫基隆生活記憶最多的,應是作家沙漠。在台灣熱鬧的文壇上,許多名字如浮萍來去,不被記憶,沙漠是其中之一。我知道這位作家是因為高中老師老曹的緣故,他曾寄給我一本沙漠的小說集《天怒》。我始終沒有讀,後來更不知塞在哪個角落了,我只知道我和這個作家同住在一個都不是自己故鄉的城市。某一天,我在基隆的社會新聞版上讀到了作家去世的消息,十分愕然。出現在地方新聞版上的作家訊息,這是一種怎樣的境遇?還好,沙漠不必再面對了。在社會新聞充斥著各種暴力血腥的慘酷事件中,那則報導幾乎輕描淡寫,簡單寫著一個精障男放火燒死了自己的養父。經歷了一個驚滔駭浪的大時代,從一座南方的城市,到另一座更南方的城市,人生怎會走到這樣的盡頭?一段生命的歷程如此結束,不禁啞然。讀到了新聞,我懷著負罪感,找出了一本他自費出版的詩集,《遠方的祝福》,開始認真地閱讀了起來。這本詩集也是老曹送給我的,詩集裡有沙漠的照片,十分英挺帥氣,一九三二出生於南京的他,在就讀南通師範學校的時候,跟隨著部隊來到台灣,就此定居,直到終了。詩集中最令我意外的是他在一九五六年寫的兩首詩︰他靜靜入土送葬的人悄悄地豎上他的名字沒有一聲哭泣,他們散去默默;默默;默默……。──〈落葬〉我微笑地死去,送葬的行列比秋天還悽涼(沒有一聲溫暖的啜泣)我微笑地死去,靜悄悄地躺在泥土底下(連寫著我名字的木牌也無人為我插上)只有覆蓋著我的泥土,青草和野花,在土塚上陪伴我,輕輕低唱:他在這裡微笑地睡著,他已將生命獻給生命、獻給愛、獻給喧嘩的人間──〈我的墓碑〉我被詩句懺語似地悽愴震懾住了,寫詩時的他才二十多歲,年華正好,卻為自己的一生預下按語,一個早已寫出的墓誌銘。怎麼可能呢?我翻了翻前後的詩作,實在想不出這樣的年歲,是帶著怎樣的透徹,預視了自己的一生?詩集的版權頁上印著作家的住址,他住在劉銘傳路上,我知道那條路,姊姊剛嫁到基隆時,就在那裡賃屋而居。路從田寮河畔往山上蜿蜒而去,越來越窄,路的盡頭就是銘傳國中。這條路本不是此名,在田寮河以南的東西向道路中,命名依次是愛一路,愛二路……,以至於愛九路。但是唯有愛八路不存其名,改為劉銘傳路。跳不開八路軍的時代魅影,在基隆的市街上留下具體見證。在劉銘傳路的巷底,原來的愛八路上,作家停下人世最後的腳步。詩句自心頭湧上我認真地讀著他的作品,希望能在他坎坷的人世旅途中,讀出一點幸福的氣息。作家雖然寫了許多首詩描述他暮年的忘年之愛。不過,詩中還是摻雜著可遇不可得的酸澀,令人惻然。還好讀到了一首詩,描寫他一九五二年在基隆憲兵隊服役時的情景,在一個冬日午後,他跟隨著班長巡邏至孝四路,行人稀少,路邊的騎樓裡,有一位十七、八歲的少女向他凝視,他忽然大膽地轉身,揮手微笑。於是少女也向他揮手,微笑……。多麼美的一幕。在他的一生中,他都記得這個微笑,可惜人生轉了個彎,很快地彎過去,倩影就從街角消失了。我真希望他那時停下腳步,或許……會有不同的人生終局。從基隆通勤往台北已經二十多年了,有時在基隆火車站下車後,想走一下路,散散心,便往西岸碼頭走去,這段路,商店不多,行人更少,一直到十四號碼頭止,鄭愁予的〈夜歌〉總是像背景音,自然地湧上耳際︰這時,我們的港真的已靜了。當風和燈當輕愁和往事就像小小的潮的時候你必愛靜靜地走過,就像我這樣靜靜地走過,這有個美麗彎度的十四號碼頭我和許多人同住在基隆這座城市,不管識與不識,在地或外鄉,許多人生的故事已鋪展開來,甚或交錯,希望都能有美好的結局。,